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
考试资讯
常见问题
网课报名


我的位置:广州学历招考网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师 > 小学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四)

小学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四)

发布时间:2021-10-13 14:28:50     人感兴趣


小学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四)

考前冲刺刷题班


联系在线老师领取免费试听

第五章 教学实施

一、教学过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
1、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指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
2、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构建,是指在师生和生生关系之间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
3、预设性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的取向,生成性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的取向,二者是共存、互补的关系。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预设是生成的起点,生成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重建。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向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中似乎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
3、掌握知识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教学过程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是对学生主体的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黑总、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五、小学常见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正确选择值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原则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课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以发挥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哦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德育品质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六、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指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6、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七、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三备”):(1)专研教材(备教材);(2)了解学生(备学生);(3)设计教法(备教法)
2、写好三个计划:(1)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或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
3、处理教材:(1)挖掘教材内涵,整合“三维目标”;(2)紧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3)摸清学情,以学定教
上课:
上好课的基本标准(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要求:(1)内容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与深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2)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
(3)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
(4)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5)作业应尽量与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但不可牵强附会
(6)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生学业成绩平定的基本要求:
(1)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评价标准
(2)教师应明确学生学习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这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
(3)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在评价中不仅要看学生的答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路,重视知识的创新性

考前冲刺刷题班


联系在线老师领取免费试听
 
八、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基于生活      2、注重形象性     3、体现学科特点     4、内含问题   5、融入情感

九、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
1、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2、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和经历,运用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历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
3、认真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
4、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案
5、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
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的预案


十、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
1、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实物、多媒体等创设教学情境       4、运用谜语、儿歌、故事、游戏等创设教学情境

十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1、讲授策略    2、对话策略     3、指导策略    
对话策略:指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各种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行为策略。
1、特点:(1)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童工练习和反馈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为教师针对教学实际情况做出行为调整提供线索;(3)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能力;(4)活跃课堂气氛
2、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存在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其次,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最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十二、课堂纪律管理
1、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课堂问题行为: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行为。
措施:(1)运用积极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调控;(2)合理运用惩罚;(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4)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2、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十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和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表达明确的期望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惩罚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7、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十四、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
1、接受学习      2、发现学习       3、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文章标签:
客服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13316205066 在线咨询 QQ咨询